徐工液压件公司构建新常态下的芯未来
徐工液压件公司构建“新常态”下的“芯”未来
时下,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航标,新常态需要新动力,新动力需要靠改革来激活。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优化结构,向创新驱动要动力,徐工液压件公司于近日全面开展企业组织机构调整工作,努力构建经济“新常态”下徐工核心零部件发展的“芯”未来。
机构重组“断腕”式调整加速前行脚步
新常态的提出,意味着企业已经到了必须依靠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加速前进步伐就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此次徐工液压件公司机构重组正是在当前市场形势下,为实现转型升级而采取的重要举措。由于零部件企业产品种类繁多、规格复杂,每一类产品都自成体系,而此次重组改革正是公司抓住产品体系特点,将以生产工序为组合的生产单元转变为以产品为基础的制造单元,把原有的7个制造单元调整为由长缸分厂、中短缸分厂、挖机缸分厂、备料分厂、再制造分厂、阀分厂构成的6大制造分厂,形成产品中心的分厂制生产制造系统;同时以工艺技术协同化为原则,将技术系统整合为5大产品研究所,以进一步精简结构、理顺职能,发挥协同效应;强化营销服务一体化,通过营销和客户服务部门整建制划归于一体,从服务角度实现捕捉客户需求与客户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分权管理“寒冬”中发力实现逆势突围
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面对新常态下市场形势的不确定性,必须将改革作为经营主轴才能在市场寒冬中实现逆势突围。而徐工液压件公司正是以机构重组为契机,全面打响了深化改革的攻坚战。重组改革将促进分厂负责人由生产管理者向经营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便于其更有效地关注客户需求,使之能够更迅速的根据基层实际情况针对生产和销售中发生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决策,并对影响其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更多的控制,实现技术、生产、质量、交付、服务对接零距离,将效益提升落到实处。此次机构重组,不仅将各生产车间升级为以相对独立经营主体的形式存在,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也理顺和强化了企业内部各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的职能,做到以产品为中心,对于交付周期、成本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更加清晰和明确,规避交叉,提升效率,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更加有利于经营成果的实现
2015年是徐工核心零部件新常态下运行的关键之年,此次企业组织机构调整的全方位推进,将有力助推徐工液压件公司在“打造液压首选品牌,助力主机成就未来”的征程上迈出重要一步,此举不仅增强了企业发展动力和综合竞争优势,也将带动整个零部件行业的结构优化调整。
- 习主席出访四国利好中国工程机械
- 三大工业加工成形制造技术
- 船用核动力装置主控室功能设计
- 八家国际机床厂商投资印度我的钢铁
- 波轮洗衣机和滚筒洗衣机的区别波轮洗衣机的优点
- 半导体产业掀起抢人大战台湾人才最受青睐
- 自动驾驶的新常态抱团式取暖与两条腿走路
- 徐工150台塔机7000万销售大单在海南成功中标
- 徐工液压件公司构建新常态下的芯未来
- 八省区列为电力现货市场试点打通风电光伏发电进场通道
- 让制造企业智慧起来三一深化信息化变革
- 浅析俄罗斯机床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机遇
- 千万商铺豪礼盛大开抢万贯国际贸易大平台引爆投资狂潮
- 美媒关注中国数据标注员他们让人工智能成为天才
- 户用光伏电站质保服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 福建小松第二届技能大赛圆满落幕